園區線上圖鑑-動物類 > 鳥類

分享: 推文到Facebook   推文到Plurk   推文到Twittler  

灰頭鷦鶯


【科名】
鶯亞科 Sylviidae
【學名】
Prinia flaviventris
【形態】
體長約14公分。雌雄鳥同型,冬夏羽則略有不同。夏羽頭頂暗灰色,背部大致爲橄欖褐色,腰、尾上覆羽略帶黃色,尾羽長,褐色,有不明顯的淡色橫斑。臉部灰白色,眼先暗灰色,喉至上胸白色,下胸乳黃色,腹以下淡黃褐色,脇部色略濃。冬羽整體似夏羽,但有白色短眉斑,尾羽末端的白色不明顯,且無褐色斑。喙黑色,跗蹠及趾肉色。
【生態】
棲息於平地及低海拔地區的農墾地、荒地草叢,以平地數量較多,尤其喜愛濃密的草叢及近水的沼澤地。通常單獨活動。雄鳥於春天天候佳時,常挺立於芒草頂端,昂首高歌。冬季則行蹤較爲隱密。平常警覺性髙,稍有動靜即沒入草中。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,飛行時長尾跟著上下擺動,姿態笨拙遲緩。突然受驚起飛時,大幅拍翅的動作會發出「普、普」的聲響。
【食性】
以雜草叢間的小型昆蟲爲食。
【鳴叫】
繁殖期間雄鳥常挺立枝頭,唱出一連串漸次下降的圓潤短哨音,通常爲八個音節, 相當特殊,容易辨認,並且一再重複。當單獨一隻時,亦經常發出如貓叫的「喵…」或似羊的「咩…」的輕細長音,尾音稍降。
【繁殖】
繁殖期爲46月,與褐頭鹪鶯類似,築巢於離地面約1公尺左右的隱蔽雜草間。以細長的乾草編織成長橢圓形的巢,開口於上側方,其巢髙爲160mm、寬80mm、巢口徑40×40mm、深60mm。每窩產卵35枚,通常4枚。每天產一枚卵。卵的顏色爲深橘紅色,無斑點。卵的大小平均爲15 × 12 mm 。孵卵期爲15 天。親鳥共同撫育雛鳥。灰頭鶬鶯在一繁殖季間可築3次巢,第一窩產7枚卵;後2窩各產5枚卵,偶爾更少些。
【遷留】
在台灣是普遍的留鳥,全年棲息於同一地區。
分布】
台灣分布於海拔700公尺以下的開闊草地。全球廣泛分布於巴基斯坦至不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一帶。
別名】
黃腹鷦鶯。
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