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區線上圖鑑-動物類 > 鳥類

分享: 推文到Facebook   推文到Plurk   推文到Twittler  

東方環頸鴴


【科名】
鴴科 Charadriidae
【學名】
Charadrius alexandrinus
【形態】
體長約18公分。屬於小型的涉禽,後頸有白色頸輪,與胸前深色的頸輪不連接。雌雄鳥體色略異。雄鳥繁殖羽額白色,與白色眉斑相連。額後黑色,耳羽黑色,頭上、枕部及後頸淡栗紅色,體背淡黃褐色。過眼線成爲一黑色寬帶,喉部白色,有一中斷的黑色頸輪,腹面純白色。初級覆羽及飛羽黑色,白色的翼帶是由初級覆羽及大覆羽的白色羽尖,內側初級飛羽的羽基,大部分次級飛羽的羽基及白色的內側次級飛羽所形成。腰側、尾上及尾部白色,中央尾羽基部褐色,尖端顏色較深。雄鳥非繁殖羽頭頂栗紅色轉爲棕灰色,上胸中斷的頸輪轉爲灰色。雌鳥額後無黑色帶,過眼線及頸輪爲淡黃褐色,上半身大致爲棕灰色。第一年亞成鳥與雌鳥類似,但前額及眉斑爲淡皮黃色,頸輪爲皮黃褐色且較擴散,背面羽毛外緣淡皮黃色,近看若鱗斑狀。眼黑色,喙黑色,跗蹠及趾黑色。
【生態】
生活於海濱泥灘地及水生生物豐富的河口地區的潮間帶,較偏好鹹水的環境。在台灣大部分爲遷移性的冬候鳥,度冬的停留時間主要在10月到翌年4月,是在台灣度冬數量最多的水鳥之一,僅有少部分會停留台灣繁殖的留鳥。飛行能力強,不斷的鼓翼,飛行路線呈一直線。也可以在灘地上快速的奔走,覓食動作以「小跑一段、停下、啄食」的方式,覓食的時間則無論晝夜,主要是配合潮汐的時間,漲潮時通常一大群飛到乾燥的地方棲息,潮水一返就整群飛到泥灘開始覓食。在冬季喜歡大群活動,有時數量可多到成千上萬。
【食性】
啄食地面或淺土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。
【鳴叫】
飛行時會發出細碎「唭、唭、唭」聲。
【繁殖】
台灣的繁殖紀錄最早於1980420日在台灣中部首度發現。繁殖期為46月,於潮水線以上的平坦、植被稀疏貧瘠的沙地上,在泥土、淤泥、沙地或疏鬆的卵石地挖一淺窪爲巢,巢通常無襯墊或以小石稍微襯墊,當周圍環境有牡蠣殼時,也會添加牡蠣殼碎片。由於築巢在開放的環境,完全暴露於天氣及掠食者之下,成鳥或卵都具有保護色。每窩產卵23枚,卵爲淡土黃色,有咖啡色污點,平均大小爲33 X 24mm,雌雄鳥分擔孵卵約2427天,雛鳥孵化平均體重爲7.8 ± 1.2 8,屬早熟性鳥類,孵出後即可奔跑,由親鳥共同照顧,約經2731天長成即可飛行。
【遷留】
在台灣是普遍的冬候鳥及過境鳥,少數爲留鳥。
分布】
台灣遍布各海岸河口濕地,以冬候鳥最多,少數在台灣繁殖。全球分布於南北美洲、歐洲、非洲及亞洲,分布很廣泛。
別名】
環頸鴴、白領鴴。


回上一頁